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粉煤灰的微珠效应

粉煤灰的微珠效应主要体现在其形态效应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态效应:粉煤灰中的多数颗粒为表面光滑、致密的玻璃微珠。这些玻璃微珠在新拌混凝土中起到滚珠轴承般的作用,能够减少拌合物的内摩擦力,从而增大混凝土的流动度,并起到减水的作用。

填充效应:粉煤灰微珠的颗粒细小,能够均匀分布于水泥浆体之中,填充水泥石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这种微集料效应使得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紧密,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8-(1).jpg

活性效应(火山灰效应):粉煤灰中的活性成分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水化物,填充混凝土内部孔隙,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这种火山灰效应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内部结构水泥石的孔隙率,优化孔结构,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粉煤灰的形态效应具有正、负两种效应。正效应包括减水作用、致密作用和均质化作用,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然而,如果粉煤灰内部含有较粗的、疏松多孔、不规则的微珠颗粒和未燃尽的碳占优势,会导致需水量增加和保水性变差,丧失形态效应的优越性,影响混凝土性能,表现为负效应。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应充分发挥粉煤灰形态效应的正效应,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抑制和克服负效应。

总的来说,粉煤灰的微珠效应是其作为一种优质掺合料在混凝土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控制,可以充分发挥粉煤灰微珠效应的优势,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